法國《回聲報》網站1月4日發表文章稱,通脹、新冠疫情、加息……盡管全球各地很多股市在年初頻創新高,2022年市場上令人擔憂的問題可真不少。
1.通脹失去控制
通脹是否已經失控?通脹失控是會讓投資者膽戰心驚的可怕一幕。很多投資者一直以來經歷的都是物價穩定和降息。然而,美國去年11月的通脹率達到近40年來的新高(6.8%),歐元區11月的通脹率也升至歐元流通20年來的最高水平(4.9%)。市場整體認為未來幾個月物價會下降,但是沒有任何東西能保證通脹率會下降到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期待的目標(2%)。
主要的風險是在美國:可能會再次出現導致上世紀70年代通脹高企的物價-工資螺旋式上漲。面對消費物價的不斷上漲,員工要求獲得更高的收入;企業于是把這部分成本體現到產品價格上,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2.新冠疫情惡化和供應鏈再被打亂
全球股市2021年的優異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切回歸正常的預期上。然而大規模接種疫苗和藥物的研發,無法確保疫情一定會結束。全球經濟不一定能躲過一種新的變異毒株的沖擊,它可能會兼具奧密克戎的高度傳染性和德爾塔的危險性。
當然,企業已慢慢適應,遠程辦公深入人心,政府隨時準備干預以扶持經濟。但是供應鏈仍未從最初隔離措施導致的混亂中恢復過來,而且如果疫情再次惡化需要采取極為嚴格的隔離措施,供應鏈可能會完全被打亂。近幾個月汽車行業和建筑業遭遇的供應問題,也許會進一步加劇并擴展到其他行業。
3.貨幣政策過度收緊
這是各大央行都應當謹慎對待的一個轉向:也就是結束特殊貨幣支持政策。面對疫情導致的經濟危機,各大央行都大肆放水,流動性涌向了金融市場。其行動是有益的,但是面對高企的通脹率卻很難找到繼續下去的理由。
無論是英格蘭銀行、美聯儲還是日本央行,傳遞出的信息是一樣的:是時候讓貨幣政策回歸更為正常的狀態了。歐洲央行也持同樣態度。盡管它們態度十分一致,但目前局勢仍很不明朗。最為緊要的問題是,在通脹失控前,解決消費品價格高漲的問題。
4.債券收益率飆升
債券收益率今年頭幾天的走勢延續了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的趨勢。周一傍晚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飆升了10個基點,達到1.61%。
這首先是因為通脹率上升損害了債券投資者的收益。另外,各大央行為支持經濟而進行的大規模購債計劃會逐漸停止。由于需求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下滑,其收益率出現上升。
5.高科技巨頭增長失速
互聯網巨頭在股市上處于領頭羊地位。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和微軟2021年拉動美國股指上揚,其市值合計達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總市值的逾23%。其市值表現對股市具有決定性作用,而2022年它們可能會出現波動。近兩年疫情使經濟的數字化加速,今后對回歸正常的期待可能會讓它們的增速放緩。此外,它們在歐洲和美國還要面對更具攻擊性的反壟斷監管。
另外,加息也會給這些巨頭的高市值帶來風險。貨幣政策、債券市場如果突然出現利空,其股票可能會遭到恐慌性拋售,令全球股市都遭受打擊。
6.原材料短缺
沒有原材料就無法生產。2021年企業的經歷很痛苦,金屬、木材及其他材料的供應困難今年可能仍會延續。由于海運危機的存在,市場不能排除原材料短缺的風險。
7.能源危機已然存在
天然氣、電、煤炭……幾個月來在經濟快速復蘇和不利天氣疊加影響下,能源產品價格已被推升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只有過完冬季人們不再有取暖需求之后,能源價格才有可能回落。
石油方面,市場在繼續回歸正常水平,2021年原油價格大漲40%至每桶70至80美元。高盛預計,原油價格2022年會升至85美元左右,到2023年可能會漲到110美元。
8.虛擬貨幣系統性風險
2022年金融市場還能繼續漠視虛擬貨幣的混亂和動蕩嗎?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仍會受到各方追捧,很多金融機構都在這一市場上碰運氣。虛擬貨幣市場的總規模已經達到2.2萬億美元,很多年輕的小額投資者大量持有這類價格波動十分劇烈的資產。
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價格暴跌,可能會給金融市場帶來很大影響。為了彌補損失,投資者可能會恐慌性拋售手中的股票。而且因為很多金融企業通過股市上可交易的衍生產品活躍在虛擬貨幣市場,這一幕會非?植馈
9.公司債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
對于那些押寶公司債的投資者,2022年的日子似乎不會再歲月靜好,市場可能會更為動蕩。如果國債收益率突然提高,就可能導致風險溢價的修正。股市承壓也會對公司債造成影響。
責任編輯:葛巖
信息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